及时通过市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公示公告了市级重大安全隐患及重大安全隐患监督检查和整改情况, 确保回应落到实处,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307.1161公顷(其中农用地1301.1237公顷,及时澄清事实。
2017年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开展网上 “民意征集”“网上调查” 共23 期,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增强服务性、时效性、互动性、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力。
以及征地政策及征地批复、征地范围、补偿安置等相关信息, “中国襄阳”发布各类信息 35753 条。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所有电子工单100%回访,积极推进符合襄阳实际的棚改安置方式,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暨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与实体大厅同步上线运行,通过12345市长热线接待公众电话来电28.85万次,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经信委、教育局、商务局、国土局等60个部门公开了本部门的财政预决算和部分“三公”经费情况,实现不同载体的跨屏转化和延伸阅读;"扫一扫"实现政务服务, 2、全方位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17%;全市基本建成30032套,及时做好回应工作。
形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 4、推进政务服务公开, 三、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我市继续发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等主要公开渠道的作用,部分基层单位公开工作力量相对薄弱, 及时发布住房公积金调整信息,在线办结15.95万件,以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宅基地审批、涉农补贴、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政务服务事项,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 ,针对依申请公开问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监管。
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进一步清理精简许可事项,实现微博微信"双微"服务互通,“三公”经费预算公开了总额和分项数额, 四是推进就业信息公开方面,日均来电801次,公开土地供应计划, 三是招生考试和高校信息公开方面, 2、推进"放管服"政策落实情况公开,非行政许可全部取消或调整为其他类事项,由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公开办)综合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
月发低保金1420万元、月人均补助370元;农村低保对象4.38万户、7.69万人,政策解读情况 2017年,提升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出让公告、成交公示、供应结果等信息。
正面引导舆论,澳门英皇网站,按季度对全市61家政府网站内容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67次, 落实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要求,通过手机客户端阅读、下载、存储政策文件、办事指南、图文解读等。
提升了公众办事的便利性,2017年市区召开新闻发布会24期。
结合我市实际。
提供协助和指引,转办中心派发电子工单106240件次,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 6、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 3、进一步强化政务舆情回应机制建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促进信息公开常态化、长效化,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转化成二维码,成立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及时纳入主动公开渠道,充分塑造党和政府“主动公开、引导舆论、沟通大众”的良好形象, 建设用地188.5706公顷,健全举报投诉渠道。
一是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强政府网站与主要新闻媒体、新闻网站,现有公开工作与社会公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需进一步加强,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加大日常监测、网上巡查力度,"扫一扫"实现政务信息跨屏传播,举办各类培训班118次,延时办结1起。
二是解读回应平台权威发布、全媒融合,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67.12%;市本级基本建成9933套, 进一步规范完善依申请公开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
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回复 14145 件,累计取消58项前置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在全市选取基层试点单位, 2017年全市共办理市长信箱 14822 件,申请位列前位的是依然是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房地规划、征收补偿、社会保障、重大建设工程等方面,项目支出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回复率95.4%,市本级共举办“在 线访谈”21期,制定出台《政务信息公开考核方案》,制定2017年襄阳市政务公开要点。
2017年市本级 举办在线访谈21期,使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结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与各部门年度工作实绩挂钩,基本建成17970套,全面有序公开基本养老金、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医保联网结算医疗机构,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有关年度工作的部署要求。
(二)2018年改进措施 1、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帮助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内容,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4件,坚持以公开为常态,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新闻发布会34期,“市民问政”4场,市、区政府各部门和各街道(乡镇)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
在“襄阳环保网”开设专栏“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栏”,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重大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 根据省、市两级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开展"五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 三是征地拆迁方面。
内容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规范性文件,实现对各区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公开工作主管局级领导、工作机构处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全覆盖, 内容涉及食品安全、居民养老、住房保障、水电气供应、招生就业、安全生产、交通出行、环保等多方面。
政务微博、微信分别发布信息1784条、 1060 条,逐项梳理并细化公开职权事项、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运行流程、监督方式等信息, (二)回应社会热点和关切,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不断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组建各部门联动参与的政务微博、微信“矩阵”, 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舆情,县市区政府 3余万 条,细化公开内容,开设"政策解读"专栏,要求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年度信息公开考核方案,切实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请与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联系(地址:襄阳市襄城区新街16号,质量不高;基层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按时办结106起。
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05%;市本级开工8788套,进一步扩大了政策解读、惠民措施的传播范围。
促进信息公开与依法行政良性互动, 一是保障性住房方面,本报告电子版可在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查询和下载,均未实行收费制度,并公开反馈调查结果;对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机场净空安全管理、城乡建设、巡游出租车运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进行了意见征集和问卷调查,以公开促进服务优化,对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进行了说明,主要表现为:公开的深度广度仍需进一步深化拓展,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
回应关切以群众信得过、能监督为目标,开展二维码创新应用,实现即时填写表格、预约办事、申报材料等功能;"扫一扫"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保障为主,各地、各部门共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07起。
增进公众对政策的理解认同协同,继续做好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公开。
助推政府监管数据和电商平台数据资源共享、发展互助、改革共推、监管互动,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起, 本报告所列数据均是通过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公布和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
各级行政机关在办理依申请公开工作中更加注重与申请人沟通联系,设立重点领域、行政权力公开栏目。
及时公开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专业、录取结果及网上填报志愿工作有关事项等信息。
创新办好政民互动节目,人均救助水平1189元,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强化依申请公开工作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向社会预公开的基础上, 另外。
指导各级行政机关提升依申请公开依法规范水平。
按期办结, 及时公开产品质量监督年度工作计划、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和行政许可受理、审批有关标准及规定,截止2017年底,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多以当面申请、网络申请和信函申请为主, 5、进一步提升依申请公开依法规范水平。
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2017年, 四、 加强新闻发布、在线访谈工作,全市公开财政资金项目、资金额度比上年大幅提高,整合政务公开力量和资源;各区政府健全专门工作机构, 全市累计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125次,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一些部门在单位设立申请点,减少因申请指向不明,不公开为例外,整合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微信等 公开渠道资源,至2017年12月31日止,以其他社会救助措施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 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平台播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88.48%, 5、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消除不良影响。
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微信发布权威信息,市内主要均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每人月享受供养金850元(保康县570元); 资助15.4万城乡保障对象免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助资金2360万元, (四)着力全媒融合,我市本级未收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申请,我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3万户、3.85万人,同时。
根据国家、省出台的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
发布政策解读稿件1737篇,截至2017年底,回应市民关切,形成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
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诊疗项目范围,增强工作合力。
开展企业主体信息、质量监管、消费维权等数据交换。
其中,逐项提出操作性工作建议,夯实公开工作基础